先由本學期有關的內容開始,首先是內科(二)的泄瀉,首方是遠近馳名的藿香正氣散。
用於:泄瀉 -- 感受外邪 - 寒濕(風寒)證。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濕。
組成:藿香、紫蘇、白芷、桔梗、白朮、厚朴、半夏曲、大腹皮、茯苓、橘皮、甘草、生薑、大棗。(共13味)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1]是宋代的官修方書,記錄了和劑局(大概可理解為宋代的官設藥店)所用的成藥方。先看一下原方[2]:
方中有三兩藿香,神農本草經記述 "辛甘溫無毒,主風水毒腫,去惡氣,止霍亂,心腹痛。",與芳香辛散去濕的關係較大。現代所說解表去濕,解表的部份不太明顯,也許掛到藿香正氣散方...方中我們還有主寒熱和風邪侵目的白芷,紫蘇和生薑。紫蘇也是長於處理腸胃的好東西呢:"辛微溫無毒,主下氣,殺穀除飲食,久服通神明,輕身耐老。主治:辟口臭,去邪毒,辟惡氣。",而白朮除了補氣健脾的理解外,還有主風寒濕痹、消食...處理濕邪所致的水腫、脾胃氣機卡死後的腹脹滿等應該都不錯。不過要解氣機,都是以行氣的厚朴、大腹皮、陳皮為主吧。厚朴都有個驚喜位:"苦、溫,無毒。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風邪,傷寒,頭痛,寒熱...真係開心大發現。
半夏製成曲劑,應該是為幫助消化,處理腸胃滯氣。半夏"辛平有毒,主傷寒寒熱,心下堅,胸脹咳逆,頭眩,咽喉腫痛,腸鳴,下氣,止汗。" 多說半夏和胃降逆,原來仲有腸鳴都係適應症。
方中最鬼果味藥,我覺得係桔梗。方劑學係咁教的:桔梗開宣肺氣治上。此方又治上喘咳嗽,外感風寒會阻肺氣又好合理,好似無死錯人啦,但係傷寒論中,桔梗係用黎袪膿...依度難道說這個風痰嗎?打開本草經,"味辛,微溫。主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嘩。"腹滿,腸鳴幽幽"....再加個《名醫別錄》:"味苦,有小毒。主利五藏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痺,溫中,消穀,治喉咽痛,下蠱毒。" 似乎用來處理腹的問題多過宣肺耶!?
同樣有趣的是茯苓。茯苓所謂利水滲濕又健脾寧心,本草經也述"利小便",應該也有幫助去濕,但健脾的部份倒是與五膈氣有些關連:"甘平無毒,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乾,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在處理情志而生的氣機問題,特別是憂膈這個東東似乎有很好的效果! 但這個寒熱煩滿咳逆是否都是氣機的錯還是有代研究,反正個藥勢就是一般認知的下行? 欵,咁個健脾,是指應對肝郁剋土之類的東西嗎?
再述煎煮法,此方是用煎散劑,是宋代成藥的常見劑型。把藥材研成細末,以現代藥理來說是大大提升煎煮提取率和慳藥材的做法。要留意的是散劑也有分要煎的煎散劑,或是不用煎直接吃下細末的散劑。宋代的水一盞大概是現代的250ml,煎成七分即175ml,不是煎很久。
如要出汗,衣被蓋,再煎併服,也就是其發汗力不太強,要加衣被焗汗,而且可能要吃不止一服了。
總括而言,尚未明白何以能治五勞七傷、婦人產前產後血氣刺痛和小兒疳傷,但是輕微的外感風寒而頭痛、寒熱等應該沒問題,而處理腸嗚腹瀉、氣逆而嘔、五膈氣之類的腸胃症狀應該是重點所在。所用之藥都是偏於溫性,所以熱性腸胃病應該不合呢。那麼五膈氣中的熱膈也許就應該用其他方去治了。
參考:
[1]典藉介紹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醫砭 http://yibian.hopto.org/book/?bno=56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1]是宋代的官修方書,記錄了和劑局(大概可理解為宋代的官設藥店)所用的成藥方。先看一下原方[2]:
霍香正氣散 治傷寒 頭疼 增寒 壯熱 上喘 欬嗽 五勞七傷 八般風痰 五般膈氣 心腹冷痛 反胃 嘔惡 氣瀉 霍亂 藏腑虛鳴 山嵐瘴瘧 遍身虛腫 婦人產前產後血氣刺痛 小兒疳傷 並皆治之 大腹皮 茯苓〈去皮〉 白芷 紫蘇〈各一兩〉 陳橘皮 苦梗 白术 厚朴〈去麄皮薑汁製〉半夏麯 甘草〈炙各二兩〉 藿香〈去土三兩〉 右為細末毎服二錢 水一盞 薑三片 棗一枚 煎七分熱服 如要出汗衣被葢 再煎併服此方其實在各科課本中出現不止一次,也是老是常出現的方之一。此章之中用於外感寒濕或風寒之邪,大概局勢是風寒在表外束 + 寒濕內盛,腸胃氣機受阻+寒濕困脾而脘悶食少、腹痛腸嗚、泄瀉清稀。看原文,"傷寒 頭疼 增寒 壯熱"可以是表寒證之象;"心腹冷痛 反胃 嘔惡 氣瀉 霍亂 藏腑虛鳴" 也就是泄瀉腹痛的部份。有剩的是 "上喘 欬嗽 五勞七傷 八般風痰 五般膈氣" 和 "山嵐瘴瘧 遍身虛腫 婦人產前產後血氣刺痛 小兒疳傷",用途實在比想像中廣泛。其"五般膈氣" 相信是指諸病源候論[3]中的五膈氣:
五膈氣者,謂憂膈、恚膈、氣膈、寒膈、熱膈也。憂膈之病,胸中氣結,煩悶,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不為氣力。恚膈之為病,心下苦實滿,噫輒酢心,食不消,心下積結,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氣膈之為病,胸脅逆滿,咽塞,胸膈不通,噫聞食臭。寒膈之為病,心腹脹滿,咳逆,腹上苦冷,雷鳴,繞臍痛,食不消,不能食肥。熱膈之為病,臟有熱氣,五心中熱,口中爛,生瘡,骨煩,四肢重,唇口乾燥,身體頭面手足或熱,腰背皆疼痛,胸痺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氣及癖也。此是方家所說五膈形証也。
經云︰陽脈結,謂之膈。言憂恚寒熱,動氣傷神;而氣之與神,並為陽也。傷動陽氣,致陰陽不和,而腑臟生病,結受於胸膈之間,故稱為膈氣。眾方說五膈,互有不同,但傷動之由有五,故云五膈氣。其中"恚"讀音"壞",是怨、怒的意思。噫,噫氣,也就是噯氣,類似打飽嗌的概念,氣從胃中上逆;輒, 總是、往往的意思;酢心即醋心,也就是現在說的反酸/吐酸。字面來看也許是怨恨所致的情志發病影響氣機?五膈氣大致上就把脾胃氣機不通會發生的事都包含了呢。至於八般風痰,似乎沒有直接記載...也許與九宮八風中的八風有關? (靈樞中所述,八個方向而來的風各有特色) 山嵐瘴瘧 遍身虛腫,應該是外感濕邪的水腫吧。
方中有三兩藿香,神農本草經記述 "辛甘溫無毒,主風水毒腫,去惡氣,止霍亂,心腹痛。",與芳香辛散去濕的關係較大。現代所說解表去濕,解表的部份不太明顯,也許掛到藿香正氣散方...方中我們還有主寒熱和風邪侵目的白芷,紫蘇和生薑。紫蘇也是長於處理腸胃的好東西呢:"辛微溫無毒,主下氣,殺穀除飲食,久服通神明,輕身耐老。主治:辟口臭,去邪毒,辟惡氣。",而白朮除了補氣健脾的理解外,還有主風寒濕痹、消食...處理濕邪所致的水腫、脾胃氣機卡死後的腹脹滿等應該都不錯。不過要解氣機,都是以行氣的厚朴、大腹皮、陳皮為主吧。厚朴都有個驚喜位:"苦、溫,無毒。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風邪,傷寒,頭痛,寒熱...真係開心大發現。
半夏製成曲劑,應該是為幫助消化,處理腸胃滯氣。半夏"辛平有毒,主傷寒寒熱,心下堅,胸脹咳逆,頭眩,咽喉腫痛,腸鳴,下氣,止汗。" 多說半夏和胃降逆,原來仲有腸鳴都係適應症。
方中最鬼果味藥,我覺得係桔梗。方劑學係咁教的:桔梗開宣肺氣治上。此方又治上喘咳嗽,外感風寒會阻肺氣又好合理,好似無死錯人啦,但係傷寒論中,桔梗係用黎袪膿...依度難道說這個風痰嗎?打開本草經,"味辛,微溫。主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嘩。"腹滿,腸鳴幽幽"....再加個《名醫別錄》:"味苦,有小毒。主利五藏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痺,溫中,消穀,治喉咽痛,下蠱毒。" 似乎用來處理腹的問題多過宣肺耶!?
同樣有趣的是茯苓。茯苓所謂利水滲濕又健脾寧心,本草經也述"利小便",應該也有幫助去濕,但健脾的部份倒是與五膈氣有些關連:"甘平無毒,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乾,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在處理情志而生的氣機問題,特別是憂膈這個東東似乎有很好的效果! 但這個寒熱煩滿咳逆是否都是氣機的錯還是有代研究,反正個藥勢就是一般認知的下行? 欵,咁個健脾,是指應對肝郁剋土之類的東西嗎?
再述煎煮法,此方是用煎散劑,是宋代成藥的常見劑型。把藥材研成細末,以現代藥理來說是大大提升煎煮提取率和慳藥材的做法。要留意的是散劑也有分要煎的煎散劑,或是不用煎直接吃下細末的散劑。宋代的水一盞大概是現代的250ml,煎成七分即175ml,不是煎很久。
如要出汗,衣被蓋,再煎併服,也就是其發汗力不太強,要加衣被焗汗,而且可能要吃不止一服了。
總括而言,尚未明白何以能治五勞七傷、婦人產前產後血氣刺痛和小兒疳傷,但是輕微的外感風寒而頭痛、寒熱等應該沒問題,而處理腸嗚腹瀉、氣逆而嘔、五膈氣之類的腸胃症狀應該是重點所在。所用之藥都是偏於溫性,所以熱性腸胃病應該不合呢。那麼五膈氣中的熱膈也許就應該用其他方去治了。
參考:
[1]典藉介紹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醫砭 http://yibian.hopto.org/book/?bno=56
[2]太平惠民和劑局 - 四庫全書本卷二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5%A4%AA%E5%B9%B3%E6%83%A0%E6%B0%91%E5%92%8C%E5%8A%91%E5%B1%80%E6%96%B9_(%E5%9B%9B%E5%BA%AB%E5%85%A8%E6%9B%B8%E6%9C%AC)/%E5%8D%B72
[3]諸病源候論 - 卷之十三 氣病諸候 http://www.theqi.com/cmed/oldbook/book28/b28_13.html
[4] 各藥皆查自醫砭之歷代本草記述。
[4] 各藥皆查自醫砭之歷代本草記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